集裝箱預制艙改造方案及作業工作
一、集裝箱預制艙的現場裝箱作業通常
1、任何情況下貨品裝柜時,箱內所裝貨品分量不能超過集裝箱的裝載量,即集裝箱總量減去集裝箱的自重所得。一般情況下,總重和自重都會標在集裝箱的箱門上。
2、每個集裝箱的單位容重是的,因此在箱內裝載同種貨品時,只要知道貨品密度,就可以斷定出是重貨還是輕貨。
3、裝載時要使箱底上的負荷平衡,特別要嚴厲禁止負荷重心偏在一端的情況。
4、避免發作會集載荷?!叭缭谘b載機械設備等重貨時,箱底應鋪上木板等襯墊資料,盡量分散其負荷。
5、運用人力裝貨時要留意包裝上有無“不行倒置”、“平放”、“豎放”等裝卸指示標志。務必正確運用裝貨東西,捆包貨禁止運用手鉤。
6、裝載貨板貨時,要切當掌握集裝箱內部尺度和貨品包裝的外部尺度,以便計算裝載件數,以到達盡量削減棄位、多裝貨品的意圖。
7、用叉式裝卸車裝箱時,將受到機械的自由提高高度和門架高度的約束。因此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叉車裝箱可一次裝載兩層,但上下要留有的間隙。此外,還應留意貨品下面應鋪有墊木,以便使貨叉能順利抽出。
二、集裝箱預制艙創新改造方案
針對現有裝置的硬件架構特點,創新提出如下前板接線改造方案。
方案1:翻前面板方案
對于裝置硬件設計 復雜的背板部分無需改動,僅需把人機界面換個方向。人機界面所在前面板采用可翻轉結構,在接線或檢修時,可將其翻起(類似于筆記本電腦顯 示屏),正常運行時可將其翻下,既可滿足現場運行查看的需要,又可將前板接線部分在視覺效果上進行遮擋,滿足外形美觀的要求。
走線槽位于裝置四周,其中光纜朝上方和左方布線,電纜朝下方和右方走線,功能區域清晰,便于運維施工和查線。
通過對現有二次裝置進行前板接線改造,使其可以適用于屏柜前開門布置,從而實現預制艙屏柜雙列布置。此方案對現有裝置硬件結構改動量小,同時可巧妙兼顧施工、運行的使用需求。
方案2:液晶屏后置方案
柜體前門為玻璃+鈑金外框組合而成,左、右豎向門立柱上開有散熱孔。液晶操作區為柜內置式,整體液晶屏操作板安裝于屏內支撐面板上面,支撐面板上安裝有合頁及鎖,使用時先開啟鎖,面板能夠上下翻轉(可方便裝置接線)。右側靠近門側安裝端子。
方案3:旋轉門結構方案
本方案將液晶板采用可旋轉式設計,預留后背板出線的空間,背板與液晶顯 示板利用通信線RJ45插座相連。
該方案通過對現有二次裝置進行結構改造,可巧妙的解決液晶顯 示與背板接線的問題,可以看做是方案1和方案2的優化集成。
方案4:分布式液晶屏方案
本方案將液晶板采用分布式布置,以一個獨 立的元件與整體機箱分離,通過柜體內固定安裝,統一裝置接口,對任意一個裝置均能顯 示,即使裝置故障,可直接 換設備,無需考慮顯 示問題。
外置顯 示終端如果安裝在裝置前側,結構設計非常困難,裝置整體的美觀性、完整性、可維護性等均有較大程度下降。結構需要考慮外置顯 示終端的支撐和固定、裝置接線維護的方式等內容,與現有裝置的結構設計差異較大。但是與各種不同尺寸的控制保護裝置均可方便配置,裝置無需改動,不需開啟柜門,即可進行裝置狀態,集中安裝在適合人體操作高度的位置,不用踩凳或彎腰觀察和操作,不會影響到屏內接線,可觸及,但可設計為密碼保護。
對比分析以上出現的種種方案,方案1~方案3基本以現有的設備為原型,盡量保持現有的運行習慣和模式,現場均能實現功能。能夠解決目前變電站現場遇到的問題,有較高的可行性及 的實用性。
方案4提出了設備分離,且可以進行多裝置互換配合,站在配送式的角度考慮,該方案有較高的設計理念。結合組合式二次設備 的目的,提供一個標準化的人機對話窗口。
在現有的集裝箱預制艙設計方案和廠家技術水平下,現階段推薦裝置采用旋轉門結構做為110kV撬裝房變電站二次屏柜的前接線方案。